P2P品牌分化加剧:大平台靠“刷脸”拉客,小平台靠啥?
文/凯特星人
(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首发作品,未经网贷之家和作者允许,不得转载,违者必究)
其实从最近的各大行业资讯里,可以看出P2P平台们最近都挺忙,忙着在倒数着所剩不多的整改时间度日。2017的第一个季度就这么过去了,而在最近看到的关于前三个月的数据发现,在成交量增幅放缓、整体处于维稳期的P2P行业,显然其两极分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阶段。
根据第一财经报道中的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拍拍贷的成交量达到105.48亿元,环比增长40.32%,3月份单月成交量环比则增加了41.47%。另一家投哪网披露信息也显示,同季度其成交金额为48.46亿,较2016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8.51%。其中,2017年3月单月成交额为16.92亿元,较2月环比增长57.02%。
其实成交额倒不是最引人关注的,反倒是其新增注册用户数在一个季度中达到了740万之多的规模,让人吃了一惊,也由此,拍拍贷整体用户注册数突破了4千万,而通过这一家大平台的数据,在对比整个P2P行业的环境,不得不让人好奇,除了产品、实力、运作模式的必备优势之外,还有什么会造成了如此情况的发生呢?
笔者觉得,也许正是品牌这个大而泛的概念,在发挥着它积攒已久的能量。
P2P更适用“一九法则”
早在大半年前,《监管办法》还未下达之前,当时就已经能看出些行业的一些端倪了,还记得在和传统证券行业的几个前辈聊天当中,就被问到过:你怎么看P2P行业?
那个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绝大平台很难生存下去,先不说是否合规、利率是否吸引人这些,单从现在投资人的这方面的认知程度不够,以及因此导致的追随大平台的从众效应,就大概能初步感受到一个行业整体格局的定型,建立了优势的大平台,将继续发展下去(只是从大层面来说,其中肯定是会有暗藏的老鼠屎),而小平台,在局势混乱、以及资本热度下降的过程中,很难实现弯道超车,后来居上的情况。
时至今日,实际情况也差不太多,所剩的2千余家,谁也不敢轻易说自己生存的特别好,而从成交量以及用户数来划分,基本上是被前面百余家领头的瓜分了,在P2P行业,或许”二八法则“注定会演变成”一九法则“的局面。
如果说前中期的用户量是通过不断的活动来以利相诱,那到了现在这个阶段,还能有大量的新增用户数,酝酿已久的品牌无疑是最大功臣之一。
品牌的复利效应显现
任何一个行业,大到世界级,小到单独个人,都会牵扯到品牌一说,一般想要被动式增长用户数量,品牌是一个最好的天然磁石,吸引用户主动传播,自动前来,这点对于极度需要信任的P2P行业,尤为如此。
然而品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从诞生、到反复鞭策着四处扩散,最后在经年累月中才能在用户心中植入小小的印象,而后才能看到在这个支点上稍加用力,所发挥出来巨大的能量,这也恰恰是复利效应的印证,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的一步步蜕变。
再回到现实情况,就如拍拍贷第一季度的七百万新增用户数,更多的是集中在三月份的上升,离整改到期不过四个月,说明了老投资者的方向转移以及新晋用户的平台选择,都是朝着在行业内有着非常良好品牌树立的平台为优选,这其实也正是国内普通投资人做出的寻求风险避难的方式。
P2P行业里品牌的两难
前面说到的品牌好处,其实有利者还是平台方,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,仍然不适用,个人并不觉的在这个阶段还有什么是能保障百分百安全的,这方面前车之鉴一大把,细细数来皆败笔,最近的绿能宝就是其中的典型,而曾几何时,被我们当做品牌背书的各地互金协会,也踢出了不知多少家原来是会员的平台。
对于当下来说,P2P品牌这个概念还是身处两难的境地,本质上身位投资人不该依赖平台的品牌形象来做是否可靠的依据。另一方面,对于大多投资人,又不太知晓如何去分辨平台的好坏,更遑论平台自身就存在着许多的猫腻,比如借款人信息本身都是隐藏的,说是为了保护借款人信息,谁知道是不是真实的呢?这时候能判断的又只有平台过往所塑造的那份品牌履历。
实际体验中也存在着品牌的判断
品牌是一个主体对外的形象展示,一个门面,而往深了看,其中所涵盖的是全方面的细节,从P2P平台的理念、产品、内容,再到客服接待、用户体验等等等,其实都是感知品牌的出口。而从我们接触到的来说,其实大体可以分为两类。
一种是平台经过可以包装,展示在明面上的,对于投资人是被动接收的状态;还有一种则是通过产品表现的,例如官网的操作,app的用户体验等,这些是投资人可以主动感知到的,平台是否有用心的细节之处。
笔者一直觉得,从注册到投资以及后面是否保持续投这个平台,在操作的实际体验中其实就会有一个心里衡量。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同,对相同细节是否反映出符合你的习惯,这个就需要自己去评判了。
就比如,有别于互联网购物的习惯,支付体验环节的所谓越快越好,其实未必是真的好,记得去年有个在其他平台从业的朋友就和我吐槽过,当时在其平台APP版本更新之后,用户在第一次体验新的支付环节时,就有一批直接反馈:怎么这么快,连支付密码都不用输,感觉好怪。
当时我就好奇的问,为什么不加一个支付密码?官方的回答就是,产品在设计时,觉得反正都是冲进了用户的零钱包(即账户),选择了一个理财产品后就直接买了,也省去了一个中间的环节,但其实言下之意,就是故意缩减了投资人的考虑时间,降低临时变卦后错失成交机会的情况出现。然而对于投资人来说,这样的环节确是最关注,最会在意的,尤其是当这个平台还没有债权转让的功能的时候。
这只是一个小插曲,但是却侧面反映了平台所拥有的态度,至于后来,良性退出也是它最好的选择了。
一时的声名鹊起,在互联网的环境里,我们见得太多,但那只是出名,而不是所谓的品牌,尤其在如今的P2P淘汰阶段,不要盲目相信品牌,但也不要忽略可以将品牌作为一个参考的维度。
欢迎大家踊跃来稿。
将您的文章发送至:
editor@wangdaizhijia.com
也许你的文章就会出现在这里!
来源 | 网贷之家专栏
声明 | 登载文章内容仅供传递信息,不构成投资建议,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。
>>>>推荐阅读